鄂州旅游切换城市

㕵㕵㕵  查看地图

当前位置: 鄂州旅游网 > 鄂州市旅游

鄂州市简介

【地理位置】
  鄂州地处中国大陆中部,湖北省的东部,湖北省的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西接“九省通衢”武汉,东连“矿冶之城”黄石,北与黄冈地区隔江相望,南同咸宁地区濒湖毗邻。这里曾为三国吴王故都,又是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面积1504平方公里,整个版图轮廓呈“三叶型”。 自古有“吴晋重镇,楚东门户”之称,地理环境优越,物产资源丰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西与武汉接壤,东与黄石毗连,南与咸宁相接,北与黄冈隔江相望,由此一起共同组成鄂东城市链,并位于鄂东城群中心,区位优势突出。
  全市国土面积1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0万公顷。
  鄂州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中间平;最高点为汀祖的四峰山,海拔485.5米,最低点是梁子湖的梁子门,海拔11.7米。鄂州属于丘陵、滨湖地区,境内港汊密布,湖网纵横,水域辽阔,水质优良,素有“百湖之市”的美称,最享有盛名的“武昌鱼”的故乡。全市现有湖泊面积31.4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湖6个,千亩以上中型湖泊20个,百亩以上湖泊129个。
  
  【历史文化】
  鄂州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东汉以前为鄂邑、鄂郡、鄂县。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在此建都,改称武昌。此后,鄂州或为郡治,或为州府,始终是长江中游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是国内有名的“古铜镜之乡”和佛教“净土宗”的发祥地。现在鄂州有鄂城、华容、梁子湖3个县级区以及葛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港管理区。全市有汉、蒙古、回、苗、藏、壮、朝鲜、满、侗、瑶、白、土家、高山、水、纳西、锡伯、傈僳等20多个民族。全市总人口103.7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21万人。
  
  【自然资源】
  鄂州矿产资源丰富,发展冶金、建材、机械等产业具有良好的物质基础,现已探明有铁、铜、钴、金、银等金属矿数十种和沸石、膨润土、珍珠岩等非金属矿30余种,其中硫铁矿、沸石、膨润土矿藏等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现已探明铁矿储量为2.5亿吨,居全省第二位,伴随铁矿石的开采,现保留有铜金属的约21万吨。现已探明硬石膏矿储量为3752万吨,硫矿储量226.28万吨,煤矿总储量为2784万吨,膨润土储量为742万吨。鄂州为“百湖之市”,水产资源也十分丰富。闻名全国的梁子湖位于鄂州境内,现已建成武昌鱼、红尾鱼、河蟹、珍珠四大生产基地。
  
  【基础设施】
  鄂州市基础设施完备,在88公里在大江沿岸建有6座港口,其中鄂州港可泊万吨级船舶。武(昌)福(州)铁路穿境而过,(北)京广(州)、(北京)京九(龙)铁路与市区相连,沪蓉高速公路、316国道和即将动工新建的阿深高速公路横穿东西,106国道纵贯南北,天河国际机场,距市中心70公里。城市通讯、供电、供水条件完备。
  通 讯:15万门程控电话与国际国内联网,图文传真、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等现代通讯设施齐备,特快传递及一些高速优质的邮政服务一应俱全。
  供 电:鄂州地处华中电网中部,电力供应充足,市区现有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2座。总装机容量300万千瓦的鄂州电厂第一期工程60万千瓦已建成发电。
  供 水:市区建有自来水厂两座,日供水40万吨。
  其 它: 鄂州市是全省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市区内各类银行和证券机构齐全,拥有6座公园、游园,8个大中型购物商场,30多家宾馆,其中三星级以上宾馆4家。

  
  【经济建设】
  鄂州市2001年底即步入小康城市。
  一、 综     合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比2000年增长71.9%,“十五”年均增长10.4%,超出“十五”计划目标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0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69.62亿元,增长16.4%;第三产业增加值53.65亿元,增长10.0%。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6.9:48.0:35.1变化为2005年的16.1:47.4:36.5。按总人口计算,当年人均GDP达到13908元(折合1716美元),比上年增长11.9%,是2000年的1.4倍。
    价格总水平有所上涨。2005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2%。
  二、农     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5年,全市农业增加值23.7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7.7%。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水产品、畜禽、蔬菜、林果四大支柱产业效应进一步凸显,水产品、禽畜产品、瓜菜等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油料等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农业综合经济效益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得到提高。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势。2005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63.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5.7%。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9%,重工业完成增加值49.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28.66亿元,比上年增长31.8%,民营企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47.1%。工业产品产销率99.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一些适应市场需求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步伐加快。2005年,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5家,实现增加值12.17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比2000年增长96.1%,“十五”年均增长14.4%。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和光机电一体化三大产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90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的78.3%,产业优势较为突出,对全市产业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建筑业增长较快。2005年,全市建筑业完成增加值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0.0%。2005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1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1%、15.8%。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2005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7亿元,比上年增长24.6%,其中:城镇投资52.83亿元,增长25.9%;农村投资1.83亿元,增长78.9%。“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198.4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4.3%。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42亿元,比上年增长63.6%;第二产业投资29.66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投资19.75亿元,增长62.5%。全年施工项目258个,新开工项目207个,比上年分别增长27.1%和50.0%。“十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过亿元项目27个,过千万元项目71个,投资均超十亿元的鄂钢二期技改工程和武钢球团矿项目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房地产市场产销两旺。“十五”时期,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到位等因素的推动下,鄂州房地产业快速扩张,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住房消费得到实质性启动。200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06亿元,比上年增长46.0%,“十五”累计完成投资16.50亿元,比2000年增长13.5倍,年均增长35.1%,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4.8%上升到"十五"时期的11.0%;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46.1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6.3%;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41.3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4.6%;销售额达到5.20亿元,比上年增长70.7%。
  五、国内外贸易
  内贸消费品市场活跃。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0.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1%;餐饮业零售额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他行业零售额2.48亿元,比上年增长5.5%。住房、汽车、旅游等随着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继续升温。
  对外贸易出现新变化。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9%,“十五”期间平均每年递增11.8%。完成海关出口5703万美元,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长1.6%。农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宽,出口国家达到54个,全年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34家,比上年增加8家,外贸出口稳步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稳步增加,全年对外输出劳务205人次,比上年增长12.0%。
  实际利用外资下降。2005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84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2.1%。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受工业经济、市场消费强劲增长拉动,全年交通运输业完成货物周转量14.60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9.1%,其中:铁路增长15.4 %,公路增长10.1%,水运增长21.5 %。完成旅客周转量8.45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4.5%,其中:铁路增长5.0 %,公路增长14.3%。
  邮电通讯业继续保持旺盛发展势头。2005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49亿元,增长7.6%;电信业务总量1.07亿元,增长7.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1.20万户,比上年增长17.1%;移动电话用户33.50万户,增长18.8%;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78万户,比上年增加0.46万户。
  旅游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30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10亿元,增长8.4%,旅游外汇收入250万美元,增长23.3%。全年旅游总人数115.6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1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6.6%,比2000年增长116.7%,年均增长16.7%,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国地两税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75.9%提高到2005年的93.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7.2%提高到2005年的9.1%,收入质量稳步改善。
  金融存贷适度增长。200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8.36亿元,比年初增加2.17亿元。2005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69.05亿元,比年初增加6.72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5.15亿元,比年初增加2.41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41.24亿元,比年初增加6.23亿元;金融机构现金支出262.26亿元,比年初减少3.0%,收支相抵,货币净投入6.29亿元,比年初少投7.71亿元。
  商业保险事业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全市保费收入 20187万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给付支出8553万元,增长13.3%。
    
  【投资环境】
  鄂州是长江中游南岸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是鄂东“冶金走廊”、“服装走廊”、“建材走廊”的重点支撑点,正逐步形成了以冶金、服装、建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轻工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鄂东的商品集散中心。
  鄂州是湖北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国家确定的开放城市和对外开放口岸,是湖北省唯一的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也是湖北省信息化试点城市之一。湖北省葛店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全国二十佳开发区之一。国家级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基地“中国药谷”就设立在葛店高新区。湖北省红莲湖旅游度假区、杜山农业高科技推广示范园、花湖经济开发区、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具规模。300多个中外合资项目在这片沃土上生根、开花、结果,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建立了经济技术文化关系,先后同美国玛瑞塔市、日本三条市、澳大利亚司阿拉布、科特迪瓦阿本古鲁市结为友好城市。
  鄂州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政策优惠、治安秩序良好,是一座集投资展业、休闲度假、观光览胜于一体的山水园林旅游城市。
  
  【旅游资源】
  鄂州襟江抱湖枕名山,山、水、城浑然一体,构成了鄂州独特的城市景观。位于市中心的西山,青翠灵香,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市区南隅的莲花山,蜚声海内外,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度假区;鄂州南缘的沼山,山野谷幽,为省级森林公园;洋澜湖吞江衔山,秀色可餐,一个展现吴王古都文化底蕴和江南水乡园林风格的凤凰广场就座落在这里;梁子湖碧波万顷,景色醉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个以“三国”为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以孙权、葛洪、元结、李阳冰、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西山、梁子湖、洋澜湖、红莲湖、天平山、沼山、莲花山、白雉山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正在开发利用中,使地处“长江旅游线”和“三国旅游线”交叉的这座江南古城充满了迷人的魅力。
 

鄂州旅游:
鄂州市旅游